“你们那,格局都太小了。按照我跟小顺哥跟解放哥的畅想,其实目前的布局还远远不够。”周扬摇头失笑,仓储中心就类似车站,运输队就好比列车,货物就好比人,赋予了仓储新理念之后,关键词就在调度上。

    传统的一站到底式运输,虽然优势明显,稳妥安全快捷,但劣势更加明显,成本高,整体效率极低,对追求利益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劣势是致命的。

    “至于你们说的竞争问题,先让我考虑考虑,回头我问问骆秘书的意思。”

    这种竞争他看在眼里,以前一直没摆到明面上,但确确实实存在,李昌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连锁酒店饭店在南方遍地开花,名声大噪,但却根本不把手伸到长江以北。

    而朱三儿呢,虽然没和他提过,似乎也没有到南方打拼的想法,他俩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划江而治。

    周扬感觉到这种微妙,但也没有说破,他心里也很矛盾,本质上他是希望手里的企业良性竞争,但竞争这个东西谁又能把握好尺度,真争出火气来,他能怎么办?

    谁又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老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句话根本的逻辑就是错误的,手心跟手背就没法比,正常人都能攥拳把手心捏紧,手指反翘到手腕上的才是天赋异禀。

    而且现在的市场根本不允许一座城市的中心地带同时出现两家这种规模的酒店,更不要想同时保证之前的盈利。

    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摆在那,开了一万家五星级酒店,又有谁能去消费?

    毕竟像魔都和京城这样的城市,全国都能数的过来。

    还有一个原因,社会发展的太快,现在看起来上档次的酒店,甚至十年以后就落伍了,兴许还会显得土气,掉价,到时候翻新装修都是不小的投入。

    费钱都还在其次,主要是耽误功夫,你的酒店关门一个月装修,兴许这一个月客人就被抢走了,到时候重新开张都拉不回来。

    但董齐的仓储调度中心没有这样的顾虑,周扬说道,“你放心干你的吧,要是怕跟那两个伤了和气,你可以集中精力搞水运嘛。你有港商的身份,跟市里领导申请一块地不过是一句话的事,要干就干大点,为将来的发展留出规划的余地,干脆建个大型集装箱码头。”

    董齐眼神一亮,随即有些迟疑的说道,“怕是不行吧,咱们在深城跟官方合作,单是修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集装箱码头,第一轮投资就要三十亿人民币,虽然也不算太多,但咱们只占两成。”

    周扬大手一挥,说道,“之前是政策上不允许私人占股太多,往后这方面的掣肘会越来越少,你放心大胆地干,这方面我支持你,你先去跟官面上沟通,能咱们自己拿下来最好,不行的话也要尽可能的多占几成,不要怕花钱,这些投资早晚能赚回来。”